|
|
|
| 发货规格 |
1×10⁶ |
| 别名 |
SF9; sf9; SF-9; Sf-9; sf-9; Sf 9; Spodoptera frugiperda clone 9; Sf clone 9; IPLB-Sf-9AE; IPLB-SF-9AE; IPLB-SF-9; IPLB-Sf-9; IPLB-Sf9 |
| 形态 |
圆形,附着,上皮 |
| 生长特性 |
半贴壁半悬浮 |
| 培养条件 |
Graceinsert(专用培养基).28℃100%空气 |
| 冻存条件 |
90%FBS+10%DMSO |
| 传代方式 |
离心+胰酶消化 |
| 倍增时间 |
25~50h |
| 传代比例 |
1:2~1:4 |
| 换液频率 |
每周2~3次 |
| 生物安全等级 |
1 |
|
|
|
| 种属 |
草地贪夜蛾 |
| 组织来源 |
卵巢 |
| 供体信息 |
蛹期雌性草地贪夜蛾 |
| 背景描述 |
Sf9 细胞是源自草地贪夜蛾 Sf21 细胞系 (IPLB-Sf-21-AE) 的克隆分离株。它们通常用于昆虫细胞培养,以使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生产重组蛋白。Sf9细胞在形态上是上皮细胞,是从草地贪夜蛾的蛹卵巢组织克隆而来的。细胞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其小而规则的尺寸,非常适合形成单层和斑块。它们还适用于转染、噬菌斑测定/纯化、高滴度原液扩增和重组蛋白表达。Sf9 昆虫细胞系可以维持在附着和悬浮培养物中,并且不需要血清或 CO2 即可生长。 |
|
|
|
| 病毒易感性 |
Baculoviruses, Autographa californica (MNPV), St. Louis encephalitis (SLE) |